考研后打电话时间不对,考研后打电话时间不对有影响吗
大家好,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,就是关于考研后打电话时间不对的问题,于是小编就整理了3个相关介绍考研后打电话时间不对的解答,让我们一起看看吧。
学信网的手机号改了,但是考研报名信息上的手机号没变……会不会影响我正常参加现场确认和考试?
报名信息上联系电话不止一个的,手机号不对还有另外一个啊,这个不影响现场确认和考试。因为这个电话在考试确认和考试中用不到啊。现场确认重点是考试地点报考院校考试科目***号等重要信息确认。不过现场确认的时候你可以跟工作人员说下换手机号。
考研的时候可以拿手机吗?放在监考老师那,可以吗?
考研的时候不可以拿手机。如果监考老师同意,则可以放在监考老师那;不过,在每个考场外面,有个物品存放处,可以将手机等物品放在存放处。
考生只准携带省级教育招生考试机构规定的考试用品,如黑色字迹签字笔,以及铅笔、橡皮、绘图仪器等,或者按照招生单位在准考证上注明的所需携带的用具。
不得携带任何书刊、报纸、稿纸、图片、资料、具有通讯功能的工具(如手机、照相设备、扫描设备等)或者有存储、编程、查询功能的电子用品以及涂改液、修正带等物品进入考场。
考生在考场内不得传递文具、用品等。扩展资料:考生在考场内须保持安静,不准吸烟,不准喧哗,不准交头接耳、左顾右盼、打手势、做暗号,不准夹带、旁窥、抄袭或者有意让他人抄袭,不准传抄试题、答案或者交换试卷、答题卡、答题纸,不准将试卷、答卷、答题卡或者草稿纸带出考场。
考生不遵守考场规则,不服从考务工作人员管理,有***、***等行为的,将按照《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》以及《国家教育考试违规处理办法》执行,并将记入国家教育考试考生诚信档案;涉嫌违法的,移送司法机关,依照《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》等追究法律责任。
如何看待有的学校读研期间被导师要求8:30-21:00打卡?
答题/帅小西De--期待为您解惑!
在小西看来,要求在读研究生“8.30-21.00打卡”还真不是“有的学校”,而是大部分课题都有类似的要求,属于学生严格管理的一种模式。相对来说,理工类的课题组比文史类更可能有这样的规定。为什么呢?常见的理由是:一是理工类研究生参与的部分课题研究,必须得在实验室完成,无法在学生寝室或教室内进行。二是文史类导师数量较少,单个导师名下的学生就会多些。但是,因课题经费不如理工类导师,校内占据科研用地少。这也就导致部分文史类导师无法提供足够空间的学生学习室,无法保障研究生每人一个座位。记得新生入学或研一暑假,被分配一个座位后,心情真的很激动。事实上,越是985或211大学等名校的王牌学科,单个导师的“科研用地”越紧张。就算这样,也会将有限的空间用来放置各类仪器设备或实验台,不少实验室外的过道上都会放满。因此,通常的做法是在实验室靠边安排一排流动座位,便于学生撰写论文或其他材料。剩余的学生要么在做实验,要么在实验台上用笔记本电脑阅读文献。之前,小西曾参观过院士的实验室,非常紧凑。院士本人也和团队2个老师一间办公室,研究生一样安排少量流动座位。实验已结束的准毕业生,可提前申请“在宿舍内完成学位论文”,但必须参加每周组会和进展汇报。尽管部分导师的学生办公室位置可能不足,但是课题组同样会要求学生定时“打卡”。如此严格要求的最大原因是保障研究生有足够的科研有效时间。为什么呢?提及研究生的话题,导师稍有严格要求,就会有“压榨学生”、“廉价劳动力,不用白不用”的声音。事实上,这类评论的部分人,并没有经历过读研、读博。在我看来,一个严格要求的导师,氛围积极的课题组,却是多少人的念想啊!在普通院校,慵懒的氛围、放任的导师,耽搁了太多想上进的学生。研究生在读期间,除了少量优秀的科研达人,定时打卡、“见导师”和“组会汇报”被不少研究生定义为“最不想做的三件事”。我们课题组,之前有学生反馈“打卡”不利于做课题研究,去了实验室也效率低下,不如休息好再做事。在组会上讨论沟通后,我们开始试行过一个月的“散漫式”管理,即不再要求大家早晚打卡。但是,试行的前提是完成之前每月类似的工作量,如实验、论文初稿等。在这一个月,结果是很多人在拖,只因自律不是每个人都能做到的。在大部分研究生的课题推进缓慢后,课题组又改回了之前打卡的模式。我们常对课题组的学生说:读研、读博真不是简单地为了导师而读,自己得有目标,有想法和追求。比如说,读研期间你要是只为硕士学位,那么最低也要达到学院的毕业标准,如一篇中文核心或sci论文。导师不指导,学生无法毕业得担责,没问题!可是,导师愿意指导、提供足够条件和充足***后,学生自己不努力,甚至长期不来实验室。类似的学生往往出现在学校的“清退”名单中。难道也都是导师的“锅”?进一步来讲,硕士毕业后有心继续深造,如申请-考核制去名校读博,自己就得更加努力,多“攒”几篇高水平的论文(硬通货)。而导师能做的就是方向把控、充足经费和需要的平台。在日常的学生管理中,8:30-21:00打卡还是比较宽松的,我知晓的很多课题组,要求却是8:00-23:00。8:00本科生都上课了,研究生反而在休息?也许,有人会说严格。可是,你注意观察后,会发现大部分导师同样在工作,并不是这个时间点在休息。导师也有考核,也有自己的目标和追求,同样需要努力。不少人有的小疑惑:那些很多人羡慕的牛×学生,发表了高水平论文的科研达人,作息是什么样呢?我们专业一个博士生,2019年发了一篇PNAS。早上6点多,我到学院时经常看到他,晚上加班写材料到12点多,还经常看他在会议室旁的实验室内。也许,天赋很重要,但是充足的时间一样得有保障。之前,我也曾说过不少优秀的课题组,内中上进的氛围不用打卡,也会逼着研究生前行。比如,学生间自己比较,不落人后。同期入学的学生发了一篇SCI二区,我就得发篇一区的。再说个俏皮的小理由:有打卡考核要求的课题组,导师发放的助研津贴不低。通常,迟到、早退的研究生都是“扣补贴”,一种合适的惩罚。很多导师不发补贴的学生,反而在羡慕定时打卡的同学。甚至说,每天打卡真的不累,试试换每天汇报,嘿嘿。
小西的答题肯定有些许不到之处,欢迎各位朋友批评指正,谢谢大家!
▼小西期待您的关注与点赞,这将是我答题最大的收获!
到此,以上就是小编对于考研后打电话时间不对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,希望介绍关于考研后打电话时间不对的3点解答对大家有用。
[免责声明]本文来源于网络,不代表本站立场,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,请联系邮箱:83115484@qq.com,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,保证您的权利。转载请注明出处:http://www.dcckpr.com/post/32279.html发布于 2024-06-30